袁老和吴老,一路走好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中学 王泽中
深深致敬!
沉痛悼念!
中华民族再次痛失两位科学家,这是何等的悲痛!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更是真正的耕耘者,是梦想的引路人!
一粒种子,一生追梦。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用一生的不懈努力和追求,让梦想拔节而起,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巨星陨落,精神不朽,梦想不灭。他已经远行,但梦想的种子早已撒下。今天,在网络上,很多人自发留言自发送别这位造梦人、追梦人,他的故事、他的寄语被广为传颂,他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他的梦想也必将一直延续……
袁老,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袁隆平年出生于北平(北京的旧称),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水稻是湖南主要农作物。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年,中国农业农村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公斤、公斤、公斤、公斤和公斤。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隆平一生的梦想。前者是他真实的梦境,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一梦想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后者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近年来,袁隆平虽然年事已高,但一直坚守在科研一线。记者曾多次在长沙与袁隆平面对面采访,老人每次都表示要向更高产的育种目标进军,“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
袁隆平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年获“改革先锋”称号,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逝世于长沙。
吴孟超(年8月31日-年5月22日),福建闽清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年)进入同济附中,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5月,中国将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年1月14日,吴孟超院士退休。
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余篇。年10月18日,吴孟超院士馆在福州闽清县落成开馆。
年5月22日13时02分,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请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两个时间点:5月22日13时07分和5月22日13时02分,这是一个非常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中华民族痛失两位共国和国巨星,他们分别是袁隆平和吴孟超。
北望长沙
王泽中
北望长沙泪涟涟, 缅怀栋梁情无边。
这个周末多灾难, 痛失巨星情何堪?
大理果洛遇地震, 消防武警急救援。
民族精神再延续, 灾难面前永向前。
年5月23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