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
周一到周五的我们,总是像陀螺一样,无法停歇,没法思考。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何不强迫自己静下心,慢下来。花几分钟时间,读一段文字,品一篇文章,相信你总能体味不一样的人生。
遇见你,遇见我,遇见最美丽的自己,聆听最动听的故事。这里是海都『慢读』,希望与你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N海都记者林冠珍宋晖
今年的诺贝尔奖上个月已尘埃落定,
但可能大家并不知道,
早在年,
有一位华人曾被提名为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
由于候选人名单的保密期至少50年,
此消息直到年才在
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上解密。
他就是伍连德,
他是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华人,
他与福州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因何被提名
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生于马来亚槟榔屿,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他是著名的预防医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著名的卫生防疫专家,是中国卫生防疫、检疫、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和医学交流的先驱。
年,伍连德从马来亚回到中国。年中国东北爆发了20世纪最大一场鼠疫。
年1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鼠疫研究所
当俄、日和中国政府都束手无策时,清廷任命年仅31岁的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奔赴疫区,用科学的手段,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领导扑灭了这场死亡六万人之众的大瘟疫。伍连德因此获得了“鼠疫斗士”桂冠而名扬四海,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
年伍连德在哈尔滨鼠疫实验室里做实验
伍连德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除了在卫生防疫上的成就外,他还主医院或医学院校,力主收回海港卫生检疫权,他还是中国晚清力主禁毒的主要人物。
梁启超曾回顾晚清到民国五十年历史,发出这样的感慨:“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字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年,伍连德从东北抗疫归来,清廷授予二等双龙勋章后,与妻子黄淑琼合影
在福建
在八闽大地上也留下了伍连德为中国奋斗的足迹。
“卫生检疫不合格”对那些想出国谋生的人来说意味着无法出境,在中国未收回海港检疫权时,外国人把持下随意判罚。正是伍连德担任中国海港检疫处处长时,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了上海检疫所,后亲赴厦门,收回厦门海港检疫所,使中国人有了话语权,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公民。当时的厦门检疫所,是中国除上海检疫所外的第二大检疫所。
据伍连德回忆:厦门检疫所“由于它作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海峡地移民的聚集点的重要性,值得我们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