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2日,三溪乡中心小学迎来了因疫情延期的“闽清县小学数学学科工作室送教送培-同课异构”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数学科教研员,小学数学学科工作室部分成员,以及三溪乡中心小学所有校级领导和数学教师。本次活动分四个环节:精彩纷呈,分享互动,专题讲座,总结提升。
活动安排如下:
精彩纷呈
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更美,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灵。参加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两位执教老师是三溪乡中心小学的许巧玲老师和实验小学、小学数学学科工作室池丽英老师。执教的课题是部编版五年级下《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两位老师以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授课方式,让教师们领略了不同的教学风采。
第一节:许巧玲老师面对同一学习目标采用的手段是以提问和追问的方式,通过演示观察,在实验操作中来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活动充分,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活动却活而不乱教学环节有条不紊。教师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巧妙地完成了目标,突破了重难点。第二节:池丽英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采用的手段是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推导体积方法,多媒体出示图片,并不断鼓励激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团队作用,精当问题的设置给了学生学习的抓手,并引导学生在分享、收获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语言精当,点拨适时恰切,学生参与面广,学习效率高,可以说是高效的课堂。
两位老师真正做到了“同课异构”。在执教时两个人所采用的方法又有相似之处,都是采用读这一观察实验操作却最有效的方法,将各环节紧密的串联起来,显得流畅自然,这又做到了异中求同。
分享互动
评课交流活动环节由学科工作室苏子沣老师主持。首先由许巧玲和池丽英两位老师对所授课程进行说课,接着主持人抛出“她们在设计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问题,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与会教师畅所欲言,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老师们也纷纷分享自己对这几节课的感悟与收获。大家在对比鉴别中看到了优劣得失,也看到了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层面和所采用方式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进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这样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专题讲座
两节同课异构展示后,学科工作室苏子沣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