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和平有个村农田里建起ldquo

和平县长塘镇苏光村

地处山区,耕地有限

由于传统农业产值低

依赖土地产出的人们

亟需摆脱眼前的困局

作为精准扶贫对口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和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打造智慧农业新模式,让苏光的土地生出“金”来。

年11月,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援建的和平县长塘镇苏光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揭牌。

基地内有30亩的巨菌草种地,可作为菌类栽培的原料及畜牧业生产的饲料。

收割后员工用机器把巨菌草碾碎,用来喂牛喂鸡。

鸡鱼共生的立体鸡舍鱼塘、由微生物分离的粪水灌溉的农作物种植田,在“科技”的加持下,传统的农业变得更加“智慧”。

和平县苏光村九谷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洲建:我们从菌草,到饲料加工,到鸡,到鸡下面的鱼,鱼下面的水再浇灌农作物,水肥一体化。

为了让智慧农业生产模式惠及到每一位贫困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驻村工作队创新发明了“资产包”模式。

贫困户以驻村工作队帮扶的牛苗、鸡苗等原始资料和相应的委托管理费用作为“资产”,打包入股到苏光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生产经营中,并获得收益。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驻苏光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昊:我们基地里每一户贫困户入股了只蛋鸡、一头肉牛,委托合作社来运营,获得收益,和贫困户分成,然后资产包的所有权归到村集体,每年通过资产包能给贫困户带来—元的收益。生态农业专家广西返野生农业生态示范基地首席专家张勇:因为土地面积具有托管的属性,家里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可以把土地承包权,移交给村里,让村里委托有志愿的团体和专业户托管、代管,这就把土地承包权形成了,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贫穷的出路。苏光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种养项目,解决了3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曾经的贫困户徐胡连,在立体养鸡场负责喂鸡,他不但每天有工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和平县长塘镇苏光村贫困户徐胡连:我在这里干活很好,一天能拿到元钱,年底分红有元。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自年至今对口帮扶苏光村,坚持“造血”式可持续脱贫思路,先后开发了猕猴桃种植基地、光伏发电、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产业项目;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卫生站、自来水工程、桥梁、道路硬底化等民生工程。在各界的支持下,今年,苏光村村容村貌大变样,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驻苏光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昊:年为止,村集体的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比原来翻了5到6倍。帮扶之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收入不到元,到现在为止,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元以上。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