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星陨落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8851.html

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享年99岁。

00:36

无影灯下78载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

吴孟超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肝脏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治病救人78载,吴老把手术台当作报效国家的平台,创造了世界医学领域的无数个第一,是我国医疗和科研战线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无影灯。

年,5岁的吴孟超随家人移居马来西亚。初中毕业时,他和同学们主动把聚餐费捐给延安抗日,以毛泽东和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在吴孟超心里烙上了红色的印记。年春,年仅18岁的吴孟超决定回到祖国。

△吴孟超与妻子吴佩煜图自《吴孟超传》

年新中国成立时,吴孟超大学毕业,正式成为一名医生。面对当时我国肝癌高发、防治一片空白的情形,吴孟超决心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吴孟超等“三人小组”首次提出“五叶四段”肝脏结构理论,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

△上世纪60年代,吴孟超在制作肝脏血管铸型标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等无数个第一,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震惊了国际医学界。

△吴孟超院士在退休座谈会上发言

年,吴孟超才从院士岗位上正式退休,在自己的院士退休仪式上他动情地说,“现在看来,回国,学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这句话吴孟超说了很多年。在无影灯下,吴孟超握紧多名肝脏患者的手,带领他们走向重生。

九旬高龄仍坚守手术室

对病人的爱由内向外地溢散

90岁之后,吴老日记每年的开篇第一句话都是:今年任务仍然很重。

尽管年过九旬,吴孟超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

站上手术台,97岁的吴孟超两眼炯炯有神,腰板挺得直直的。40分钟的主刀手术结束后,吴孟超依然坚持自己多年的习惯,要看着助理医生点清楚所有医疗器械,将病人伤口缝合好才会放心走下手术台。

△年3月,97岁高龄的吴孟超主刀手术

刚走下手术台,吴孟超又去了病房。他的“吴氏刀法”对待肿瘤“快、准、狠”,而对病人则是“慢、细、仁”,对病人的爱由内向外地溢散。

每年大年初一,吴孟超都会穿着军装,带领值班医护人员,到病房里去给住院病人拜年。吴孟超会先搓搓双手,才将温暖的手伸向病床。

△吴孟超(左三)带领医护人员查房

“吴老说,大年初一不能回家的病人,得的都是大病,要投入多一些。”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丽跟随吴孟超工作多年,从未见过吴孟超对病人说一句重话。

挨骂成为吴老学生的共同记忆

“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

吴孟超对病人从不发火,但手下的学生们都很怕他,因为吴老唯独对他们凶得不得了。

挨骂,几乎成为吴老学生的共同记忆。一个人挨了骂,另外的人就会上前安慰他:“吴老骂你,是因为他没有放弃你。”吴孟超骂人总能骂到点子上,很多学生被他训多了,也就训出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

吴老说,自己只能救治有限的病人,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

吴孟超先后培养出近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吴老将奖励给他的万元全部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90岁之后还牵头建成了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吴孟超

手中一把刀披肝沥胆

心中一团火报国为民

“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一生

写满了“拯救”与“奉献”

吴老一路走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传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1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