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东是闽清县南部片区最重要的商贸旺镇,人流量、车流量特别大,镇区的超市门前曾是一大“堵点”,过去每逢早晚高峰乱停乱放问题突出。如今,再看坂东镇的交通状况已是迥然不同:路边车辆停放有序,路面交通畅行无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铺开一幅文明交通的美丽画卷。
由“乱”到“治”的交通之变,得益于闽清县大力实施的县域交通综合整治。去年12月以来,闽清县以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营造路通车畅、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为抓手,在城关地区率先开展交通综合整治试点,并逐步向全县16个乡镇全面推广。综合整治开展以来,为群众增加了多个停车泊位、完善了各类标线设施。同时,加强执法,累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7.6万余起,同比增长62.38%。
现在,闽清县违法停放车辆拖离辆次逐月减少,交通秩序显著改善,文明交通意识深入人心。“我们正在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管控机制,持续提升群众出行文明、驾车文明、安全文明、秩序文明,引导大家不断提升素养,形成良好的交通习惯,让文明交通成为闽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闽清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叶金春说。
补短板完善各项交通基础设施
在坂东镇商贸街,记者看到,虽然车辆川流不息,但随处乱停的现象已经消失不见,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上也不再被乱停乱放的车辆所“霸占”。
“一个重要原因,是停车位增加了。”坂东镇负责人介绍,在交通综合整治活动中,镇里对街区整个空间进行了重新规划,对车辆停放的车位也进行了细致划分,施划了近个的停车位,足够车主停放。
停车位少导致的基础设施短板,是停车乱象的一大“病根”。闽清县对症下药,首先实施静态治乱——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考虑城乡接合部停车问题,超前规划一部分规模适宜、分散的停车场。目前,已在城区新建或改建了7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个;对部分金融单位营业网点周边的人行道进行适当改造,有效缓解城区中心群众“停车难”问题。
同时,全面开展停车泊位、标志标线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摸排、整改、更新、完善等工作,增设防撞桩65个、隔离栏米、防撞球个,摆放提示反光锥个,施划机动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个,有效解决了学校、银行、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周边停车位短缺、交通指示设施不完善和损坏等问题,让交通秩序井井有条。
短板补齐后,如何引导大家提高文明交通意识?闽清县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深入开展“一盔一带”“礼让斑马线”等市民文明交通宣传活动,组织多名协警和志愿者上街文明劝导督促,发放文明安全交通宣传单6.3万份,巡回播放违法交通惨痛代价宣传片场次,制作文明安全交通常识抖音视频等,组织媒体宣传报道交通安全新闻资讯30多条(篇),积极引导车主养成文明交通、安全交通、文明停车、规范停车的习惯。
强执法网格化创新治理交通违法
“以前超市门口电动自行车、轿车常常沿街乱停,有时候还占据机动车道,每次车到这段路都很堵。”5日上午,在闽清县坂东永辉超市购物的刘女士感慨地说,“现在时不时就有网格员来回巡查,各种车辆都不会乱停乱放了,交通有秩序,街面变美丽!”
强化执法是提升交通文明程度的关键。面对执法力量短缺、抓拍系统存在盲区等问题,闽清县积极创新,综合运用人工和智能手段织密监管网络,破解执法难题。
据介绍,闽清县各乡镇根据辖区共划分网格96个,由交警担任网格长,城管队员担任副网格长,带领辅警、保安、协勤等综合网格人员,采取“警车+摩托车+脚板”多位一体的勤务模式加强路面交通巡查,压紧压实责任,发挥快速调度的优势,确保交通违法行为得到快速、有力的处置。
同时,运用科技力量,提升交通综合整治高效化、精准化水平。“累计修剪遮挡监控探头景观树枝多处,新增监控抓拍探头路,逐步接入政府部门及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网络,实现道路监控无缝衔接,消除监管的时空盲区。”闽清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闽清县还研发交通违法“随手拍”系统,设立交通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