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云龙乡
有一座百年典利厝
白墙灰瓦马鞍墙
明朗素雅
雕镂精湛的木雕
鲜明的灿烂彩绘
处处都是钩沉的缱倦
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令人流连忘返
典利厝,又名本典厝,位于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这是一座府第式建筑,坐东朝西,由正厝、横厝构成,占地平方米。由里人徐东禄、徐尔钦两兄弟建于清同治七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典利厝选址于此,既适宜居住耕作,又符合依山傍水的理念。三面环山,山上植被葱绿,房前是一片平整如川的田园,播种的瓜果稻黍。
在典利厝的正门前,有一湾半池,是人工开挖的,池中的水不仅引自周边沟渠,水池还与建筑内庭相连通。若遇上雨天,雨水从屋面倾流到天井中的归堂水将流人水池。
典利厝的环境给人以美感,可典利厝的节奏感,却让人感到灵动跳跃。正厝呈东高西低分作三埕,埕埕抬高的布局,是主人追求登高望远,祈盼步步高升愿望的寄托。
横厝位于主建筑的右翼,它虽处次要地位,但其精妙丝毫不亚于主座。横厝开有入门,内庭前端作“凹”字形廊道,中为天井,天井后是两层结构的楼房。楼上楼下分别设有四个小厅,两侧廊道与各房间相连形成整体。二楼廊道突兀的美人靠,和层层叠叠的悬山屋顶曲直变化的效果,给人以平淡中见精神的感受。
典利厝的建筑颇有节奏感,其中木雕堪称点睛之作,雕刻物象主要有人物、瑞兽、花鸟等。通过刻、镂、雕等手法,雕刻出的人物雕像,体态优美、形神兼备,多出现在门罩、游廊的垂花柱上;瑞兽以双狮的形式出现,倚卧在正厝、横厝的游廊额枋上,双目相互对视。
还有那些梁枋间、叠梁上、轩棚下的斗拱、雀替等木雕均以花鸟相伴的形式进行装点。鸟在花中,花中藏鸟,若隐若现。繁而不乱,恰到好处。
典利厝的木雕造型或写实或夸张,从整体入手到局部细刻,凹凸分明,刚柔并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艺与匠的完美结合。
门楣镌花
窗框刻鸟
土木墙石巧饰浮雕
在高门深宅中流连忘返
邂逅闽清的古风神韵
领略典利厝的一世繁华
整理编辑:福盼
来源:闽清文体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