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福州日报」
退休不退岗的仁医吕云娥、照顾瘫痪父亲22载的黄思林、三闯火海只为救人的翁志丹……每一位道德模范,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德润人心的力量。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
道德模范是新时代的标杆,是文明的楷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人物。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应。
本报今日刊发21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七届福建省道德模范、福州市道德模范事迹,让我们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引领,唱响福州好人赞歌,为书写全面建设新时代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提供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代表(2人)
吕云娥——退休不退岗医者传仁心
吕云娥,女,年8月出生。抗美援朝时期,她义无反顾报名参战,舍生忘死,救治伤员;转业后,医院的儿科医生,拯救生命,广受赞誉;退休后,她背起药箱奔走于大街小巷,为老年病人免费把脉问诊,这一“背”就是22年。曾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福建省最美退役军人、福建省最美家庭、福州市道德模范。
黄思林——历尽艰辛无怨无悔带父出嫁感动乡里
黄思林,女,年6月出生。年幼时她与父亲相依为命,独自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的重任。长大后她又带着父亲打工,带着父亲出嫁,虽历尽艰辛却无怨无悔、微笑面对。曾获评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福州市道德模范。
截至目前,我市入选全国道德模范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0人。
第七届福建省道德模范(2人)
翁志丹——三闯火海尽显英雄本色
翁志丹,男,年11月出生。年3月17日上午11时42分,在突发火情的危急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三次义无反顾冲入火海救人,而后悄然离开现场。曾获评福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福清市道德模范、“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等。
池菊香——乡邮路上的文明使者
池菊香,女,年1月出生。作为邮政福建省闽清县分公司上莲支局投递员,她承担着上莲乡11个行政村近个常住人口的邮政工作。多年来,她坚定不移地守在大山,服务山里的群众,践行邮政人的初心和使命。曾获评全国邮政行业劳动模范、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最美快递员、福建省最美人物、福州市劳动模范等。
截至目前,我市入选福建省道德模范共24人。
第七届福州市道德模范(14人)
毛维民——助学寒门子弟守护绿水青山
毛维民,男,汉族,年8月出生。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秉承志愿服务精神。作为福州市林业执法支队执法组组长、高级技师检查员,他用忠诚与汗水守护福州的绿水青山,用爱心与奉献守护贫困学子的光明未来,让贫困学子摆脱失学危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福州市“最美志愿者”、福州市暖心志愿者等。
陈章宇——流动的文明使者
陈章宇,男,汉族,年3月出生。作为福州海峡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他安全行车百万公里,车上常备“百宝箱”,把的士营造成宾至如归的“温馨小家”。他爱老助残,免费接送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让人们感受到福州这座城市的温暖。曾获评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福州市劳动模范等。
刘柏——发起爱心基金帮扶受难家庭
刘柏,男,汉族,年7月出生。退伍从警18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作为福州市公安局金山派出所社区基础一中队中队长,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帮扶困难群众,为因火灾致残、家庭破碎的外来务工人员爱心助力连续7年。同时,他创新构筑社区“智慧防控网”,为平安福州、法治福州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评福建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省政法系统优秀政法干警、“福州警星”、福州市“最美退役军人”、“中国好人榜”身边好人。
黄相钰——勇救落水者危急显担当
黄相钰,男,汉族,年3月出生。年11月28日晨,黄相钰在送小孩上学的途中,发现一中年男子疑似溺水。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在寒冬冰冷的河水中勇救落水者;事后面对奖励,他又以满腔热忱回赠困难群体。曾获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获评福建省最美家庭、福州市五好家庭、福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福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
侯艳梅——生死关头,她一把推开工友
侯艳梅,女,汉族,年6月出生。年6月1日晚,她正带领员工装卸垃圾桶。突然,一摞叠放在公司场地、总重达多公斤的垃圾桶滚落。生死关头,她一把推开工友,自己却身受重伤,全身多处骨折。伤重未愈,她就心系工作,只为有福之州“颜值”更高。曾获评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省总工会“最美劳动者”、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
曹雪忠——以诚信立身方可通达四方
曹雪忠,男,汉族,年9月出生。创业早期,面对新建厂房遇强台风被夷为平地的巨创,他顶住压力坚守承诺,不仅为员工发放工资,还将供应商的应付货款通通付出。在商海拼搏30载,他始终恪守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把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打造成国内制罐行业的翘楚。曾获评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福州市劳动模范等;其公司曾获评福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爱心捐赠企业等。
许振妃——诚信铸就工匠精神
许振妃,男,汉族,年4月出生。他在万德集团任职二十多年,在遭遇自然灾害导致停工停产后,他积极组织复工并带头加班协调生产,即使增加经营成本,也要确保货物保质保量按时交付。他坚持诚信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每月准时发放薪酬,从未发生过工资拖欠现象。曾获评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福州市优秀企业家、福州市总工会“福州工匠”年度人物、“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其工作室曾获评福州市十佳劳模工作室。
洪存江——拾金不昧真情待客
洪存江,男,汉族,年6月出生。作为福州康驰新巴士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司机,他例行检查车辆时,在驾驶室后排座位上发现一个黑色背包,立即上报并与同事共同积极寻找失主。正是他的拾金不昧,使得失主虽然两天后才惊觉背包丢失,依旧寻回了完整物品。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冠疫情,他主动放弃休息,义无反顾投身一线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用平凡又实在的工作,保障了司乘人员的健康。
杨晓——洒下一片绿收获一城春
杨晓,女,汉族,年1月出生。作为市园林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她35年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始终践行“种大树、造绿荫、惠百姓”的绿化理念,继续推进“全民动员绿化福州”行动、“绿进万家绿满榕城”行动,力求让每一个市民都能感受到绿色生态福利,享受到园林幸福生活。曾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林焜——扫黑除恶的一线“尖兵”
林焜,男,汉族,年2月出生。从警十余年,他练就一身本领,始终坚守在安保警卫、反劫制暴、配侦抓捕、便衣侦查、抢险救灾一线,经受住了无数次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以钢铁意志攻坚克难,以忠诚无畏书写正义,发扬了“四个铁一般”的公安特警精神。曾获评福州市优秀人民警察、福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
毛文丑——22年拄拐坚守山村课堂
毛文丑,男,汉族,年2月出生。他从小左腿残疾,凭着坚强毅力考上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回山里任教。22年来,他怀着“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呵护”的初心,坚守大山深处。作为闽清县杉村学校教师,他身残志坚,孜孜不倦地用汗水浇灌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帮助无数山区儿童走出大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怨无悔的教育初心。曾获评全国模范教师,福建省最美教师、最美劳动者、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马宝玲——用爱温暖家
马宝玲,女,汉族,年6月出生。她是女儿,细心为母亲侍疾廿年无怨无悔;她是贤妻,主动挑起照顾卧床婆婆的重担毫无怨言,与疾病缠身,五官功能俱损、身置喉管、胃管、耳管,生活自理困难的丈夫相濡以沫十余年;她是亲长,即使自身也有病痛依旧全力扶助家人,用爱营造避风港。曾获评全国五好家庭、福建省最美家庭。
陈美燕——用忠贞的爱守护勇敢的他
陈美燕,女,汉族,年2月出生。26年前,陈美燕的丈夫陈智勇见义勇为救火导致全身重度烧伤,生活无法自理。面对丈夫烧伤康复和诸多并发症的巨大负担、孩子嗷嗷待哺的困境,陈美燕始终乐观,一面精心照顾丈夫,一人包办丈夫的生活起居、看病吃药、康复透析,一面抚养孩子长大成人,谱写了一段大爱传奇。曾获评“福建好人榜”身边好人。
李秀丽——你守祖国海疆我护家庭安康
李秀丽,女,汉族,年9月出生。她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军嫂。丈夫为国守疆,两人聚少离多,她为妻为母为媳,孝顺坚韧,任劳任怨,做患病公婆的“好女儿”,家里、单位、医院三头跑,小小的身板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让远在部队的丈夫安心。曾获“年福州市教育系统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
第七届福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
李福海——为生命注入希望
李福海,男,汉族,年8月出生。多年来,他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已达次。他还是福建省第例、福州市第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年12月2日,他成功捐献了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这些“生命种子”第一时间被送往远方,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重启”生命。曾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曾获评“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
沈彧澜——援藏不退缩抗疫冲在前
沈彧澜,女,汉族,年8月出生。她主动报名援藏,与队友们并肩作战,舍身忘己,救死扶伤,医院“造血”,组织队员和当地医务人员下乡义诊、宣讲,手把手指导藏区医护人员。援藏归来后,她又毅然放弃春节假期,主动投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医院预检分诊,某养老院、晋安区各个隔离酒店疫情防控巡回督查,晋安区某隔离酒店医务总负责人的重担。即使因病手术,仅休息2周,她就又投入隔离留观点的防疫工作,彰显了“白衣战士”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曾获评福建省三八红旗手、首个“中国医师节”昌都市优秀援藏医师、福州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医生、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八宿县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援藏)。
王钦利——好丈夫照顾病妻19年不离不弃
王钦利,男,汉族,年2月出生。2年,他的妻子因病致重残,而子女外出打工,他一肩挑起照顾妻子的重担。妻子行动不便,他起早贪黑干完农活后坚持陪伴妻子做好复健;妻子患糖尿病需打针,他用自己的手臂练习,打得淤青红肿直至掌握技巧才敢帮妻子打针;妻子住院,他买来营养餐给妻子,自己却暗地啃馒头;妻子病危抢救,他四处奔波全力挽救妻子的生命。曾获评“福建好人榜”身边好人、“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
截至目前,我市共推选福州市道德模范94人,提名奖18人。
(全文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