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南宋人的生活偏爱风雅、讲究情趣——品茶赏花、听歌唱曲。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这样的宋韵风雅,在严州古城景区内便可切身感受。
上午10点,澄清门外,锣声敲响,“严州知府”开始巡街。南宋制式的仪仗队伍和舞者表演队伍,缓缓走进古街。此情此景,或许在千年前,也是严州百姓的日常。步行古街中,身旁突然闪现五六位身着宋代服制的“侠客”正在切磋武艺,让人在不经意间模糊了时光。傍晚时分,十字街口的瓦子街区内,一位变着戏法的演员吸引着游人的目光;而一旁玉带河畔,婀娜多姿的舞者正站在画舫之上,摇曳生姿,传递着闺阁宋女的相思。如若想体验南宋运动,蹴鞠、投壶、锤丸等游戏可随性体验。
自早到晚,严州古城景区的南宋游艺不断,既有古城清晰的脉络肌理,又有沉浸其中的风俗活动,这背后,实则是梅城镇为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而付出的多年努力。3年来,梅城镇围绕拥江发展,统筹进行城乡风貌建设与古城保护开发,全面实施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先后修缮市级以上文保单位30余处,建设德文化实践中心、大清邮局、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等文化体验场馆15个,改建龙山书院、六合堂、范公祠等代表性建筑,复建思范坊、辑睦坊、状元坊等历史牌坊16座,形成了正大街、三星街、两湖一带等文化历史街区5个。今年,该镇即将开展1.6万平方米的府衙、县衙及古城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考古发掘,州府规制清晰、街巷肌理完整、历史文脉可寻的千年古府正加快复苏。同时,结合“迎亚运”,梅城镇大力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程,为亚运健儿和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
玉带河,自宋朝起就是连通古城内外,百姓商贾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如今,这条古河道重现天日,串联起东西两湖、江家塘、长桥漾等6大水域,常年储水量达17万立方米。盘活后的集镇内水系水质,得到极大提升。河道两岸的亭台楼阁,辅之以宋韵文化演出,泛舟河上宛若玉带画舫,穿行于古今之间,令来访的游客流连忘返。
亚运之年,严州古城抓住宋韵文化旅游的重要时机。“五一”期间,为了让南宋时的严州繁荣可触可感,梅城镇举办了富有宋韵遗风的严州开城仪式、武侠快闪、宋人四雅等参与互动性演出,吸引了四面八方来客。该镇还逐步推进宋韵文化进校园,通过举办宋韵体育周、宋代诗词演绎秀、严州拓印课及严陵理学课程,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门口的严州文化。此外,梅城镇还即将举办钱塘江诗路·第三届梅城诗词大会,以宋代诗词为主题,细腻解读宋代诗词与严州丝丝缕缕的联系,让人们在诗词歌赋中了解严州、了解宋韵。
从联合体到共富体 产业振兴中推进共同富裕
“宋韵严州”文化传世工程的实施,丰富着千年古城复兴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也激活着文旅产业的内生动力,夯实着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年以来,梅城镇接待游客的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其中年达万人次,占建德市游客接待量的15.8%,旅游收入累计达3.29亿元。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严州古城景区接待游客约17.5万人次,日均3.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