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总行相关要求,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党建扶贫等方向持续发力,认真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和“六稳”“六保”金融服务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邮储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全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结余11.55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约6.79亿元,单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约4.76亿元。
产业扶贫
种下“致富树”,结出“脱贫果”
“感谢邮储银行多年来的大力支持,我的创业之路才越走越宽,还带动了村里的贫困户都实现了脱贫!”每当提及邮储银行的帮助,宁德市古田县江悦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仁江满怀感激。
宁德市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银耳之乡”,银耳总产量占全国90%以上,银耳产业是古田县支柱产业、富民产业。郑仁江是古田县常坝村人,与县里大部分农户一样,他的创业之路就是从种植银耳开始。从年创业初的第一笔3万元小额农户贷款到如今提供贷款授信总额达万元,邮储银行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着江悦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成长。
创业成功的郑仁江,也时刻惦记着如何带领村里广大农民脱贫增收。
(下转第五版)(上接第一版)
目前,合作社社员已扩大到人,水果种植面积达多亩,智能银耳生产房口,吸纳了村民就业人数达多人。其中,包括了常坝村的9位建档立卡户,均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实现了脱贫,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兴则群众富,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以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为抓手,在全省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让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花在八闽大地绽放:云霄县下河乡,亩的杨桃园直接带动户农户脱贫致富;华安县宝山村,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超亩,吸收78户贫困户入股,每年光靠分红就有多元;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中国枇杷第一乡”已收到邮储银行莆田分行超过万元的信贷资金,龙头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抱团、金融“输血”,让贫困群众的口袋越来越鼓。眼界开阔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愈发坚定。
就业扶贫
“金融+科技”赋能“最美烟火”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8月22日,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夜市”项目正式开业,这里人群熙攘,聚集了小吃、水果、服饰等各类商贩。
“政府地摊经济政策好,咱老百姓跟着也沾光,也感谢邮储银行给我发放贷款,让我支起了这个摊位,现在每天生意都很火爆!”蕉城夜市的摊主苏先生笑容满脸地说。
之前,苏先生在蕉城区开了一家餐饮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意惨淡,一度面临零收入和房租的双重压力,最后不得不关闭了店铺。政府推出了免租金的“蕉城夜市”项目,让苏先生看到再就业的希望,但苦于没有流动资金购买一些设备及原材料等开摊。此时,适逢邮储银行蕉城区支行开展“地摊经济”金融服务活动,将信贷产品送到地摊、小店商户,解决商户最需要的资金问题。“我通过邮储银行手机银行申请了‘极速贷’,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就放款了5万元,解了我燃眉之急!”苏先生说。
针对地摊、小店商户资金“需求急、周转频、额度小”的特点,邮储银行大力宣传推广线上信用贷款“极速贷”“E捷贷”等金融新产品,不需抵押、担保,凭信用就能轻松获得最高30万元的经营资金,提高摊主资金获取的便利性。
“贷”动苏先生再就业只是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地摊经济”的生动写照之一。在当地的邮储蕉城区支行专门成立了“地摊经济”金融服务队,推出“金融+”服务举措,着力破解“摊主”各项金融难题,以丰富的金融供给赋能“最美烟火”。比如,推广“邮惠付”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