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龙南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以深化校地合作为抓手
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机制
为我县乡村振兴提供“智动力”
这不,又一个招才引智的好消息来啦!
龙南与清华大学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清华学子将来龙南安营扎寨啦!
快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详情吧
12月15日,龙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县委书记缪兰英代表龙南县委、县政府与清华大学正式签订了《共建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共建清华大学学生乡村振兴工作站,协议合作期限为三年。据了解,目前为止,清华大学在全国共设立22个乡村振兴工作站,龙南站填补了江西省空白。
正式签订《共建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
期间,缪兰英、郑伟等区县领导受邀参加了年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年会。缪兰英代表地方政府作了乡村振兴地方实践分享报告,通过介绍龙南县情以及从品牌创建、村镇规划、乡村治理、全域旅游发展等视角介绍了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实践成果。
走~跟着兰英书记走现场去
会前,就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建立、运行等事宜进行了座谈。
会前合影。
年会现场。
颁发“清华大学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委员会”证书。
颁发第二批“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乡村振兴工作站”铭牌。
乡村振兴实践优秀成果汇报。
缪兰英代表地方政府介绍龙南乡村振兴经验成果。
缪兰英应邀加入圆桌会议,就旅游项目建设的科学性、乡村人才吸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设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
对龙南发展有哪些好处
一起来了解下
▽▽▽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简介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实践是由清华大学校团委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发起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十八大以来,近二十支支队以美丽乡村为主题,发挥清华专业特长,发扬青年风采,奔赴全国十余个省,在一线为我国的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年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系列实践支队开展以来,有来自海内外20所高校、14个不同专业的多位同学和22名指导教师、博士后、博士,在全国12省13地15余个乡村开展实践活动。支队成员依托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与学科专业知识,结合地方特色,为各地乡村提供设计服务、乡村规划、文创产品设计和其他多方面的帮助。同时,各支队在实践地开展多种公益活动,进行乡村发展调研,与实践地贫困学生建立帮扶关系,多维度服务社会,反馈乡村,希望能够长期助力基层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今年乡村振兴系列启动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基层民生的乡村工作站,目前已在云南盐津、福建福鼎、福建闽清、海南海口、山西运城等多地与当地政府或企业达成工作站建设意向。实践期待依托工作站这一载体建立校地长期可持续的合作关系,输送更多清华学子赴全国各地村庄探访,在规划设计、策划运营、科技服务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国内一流名校,在龙南设立工作站将对我县乡村振兴等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将积极配合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站设立、运行、服务等工作,充分利用好这一块金字招牌,在文化创新、产业振兴、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等方面展开充分合作,为校地合作提供可复制经验。
精准靶向对接共享人才资源
引入更多高端智库和青年人才
共同助力龙南乡村振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