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打卡福州这么多特色街区都能逛起来啦

来源:福州晚报

春节很快要到了

福州12个县市区同步开展街区迎春活动

不少人已经按捺不住

跑去现场打卡

也有不少人给晚报留言咨询

这些街区在哪里?有啥特色?怎么玩?

晚报君这就告诉你!

开街啦

去年6月,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工作部署,在全市选取了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全力进行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选点,围绕能够反映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地域特色、文脉传承的区域,按照讲述老城故事,体验老城生活,创造城市宜居社区的要求,将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承载老城味道、老城记忆,兼具时尚活力的怀旧场所。经过半年多时间,福州部分县(市)区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一期改造初见成效,春节期间鼓楼鳌峰坊、永泰登高山、闽清梅城印记、连江温麻等街区等都可以逛一逛啦~

春节期间

这些街区可以去逛啦~

鼓楼

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白马红袍状元郎,朱砂墨题鳌峰坊”。昨日上午,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新春文化旅游月活动开启。

鳌峰坊街区位于于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屏山、乌山、白塔、乌塔共同构成了福州“三山两塔两街区”的历史城区的格局。片区内古建筑集中,有高士其故居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鳌峰书院旧址等不可移动文物点6处,历史建筑2处。通过“挖掘老城记忆、展现古城韵味、形成特色品牌”三步曲,还原一坊二巷四里历史格局,打造成为以书院文化为主题,具有鼓楼特色的街区。

游玩推荐(起点)鳌峰坊新华书店出发,沿着鳌峰坊前行,到尽头→从观巷拐入,继续游览→观巷出来后,进入宦贵巷游览→(终点)到法海路,参观法海寺。

了了台江

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昨日上午,“风华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新春嘉年华活动,在台江苍霞中平路聚集了不少人气。(图为中平路)

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和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之间,为“一路串两厢”哑铃状历史城区格局中滨江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背枕大庙山、彩气山,隔闽江与烟台山对望。街区将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台江中西合璧建筑文化和典型闽商文化特色的风情一条街,形成以商业、居住、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的活力街区。

游玩推荐修复改造后的中平路面貌一新又颇有韵味,这里早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南方日报社旧址、中平旅社、水幕墙……每天都聚集着不少拍照的年轻人。

仓山

烟台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福州烟台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新春旅游文化节昨日启动,将持续到10日(正月初六)。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在指定的历史建筑前打卡拍照,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后,在罗宅领取精美小礼品(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烟台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爱国路-乐群路段,是集中体现福州近现代城市风貌的重要区域。通过保护修缮沿线文物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保留历史建筑及原有庭院、绿化、古树名木等;保持街巷的原有尺度,整治街巷两侧建筑立面,打造独具烟台山特色的近代传统文化区、民俗文化商业区及文化创意区。

游玩推荐从亭下路出发,经过爱国路、乐群路,沿线可以参观乐群楼、仓山影剧院、美国领事馆、石厝教堂等众多历史建筑,最终到达罗宅。

晋安

琯尾街特色文化街区

昨日上午,晋安区琯尾街特色文化街区开展了迎新春民俗活动。面貌一新的琯尾街上,浓浓烟火味,处处“虎纠”音。

琯尾街南接城市道路塔头路,西靠福州晋安河,是老福州的一份珍贵回忆。通过微改造方式,对街区内现有的建筑风貌、历史印记(魏杰故居、地藏寺、晋丰境等)、地方文脉的深入挖掘与活化利用,进一步提升街区品质,将街区打造成历史传统韵味与现代功能相融合,展示老城特色,富有“市井”街巷味道的特色文化老街区。

↑“网红菜市场”——晋安区琯尾街东门农贸市场

游玩推荐文艺范十足的墙面彩绘,超高“颜值”的网红菜市场,修旧如旧的古戏台……都被集中在琯尾街,共同构成了一个福州市民生活标本街区。

永泰

登高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1月29日上午,永泰县永阳古城登高山历史文化街区状元文化嘉年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登高山街区位于樟城镇永阳古城范围内,以修缮保护历史建筑、恢复永阳古城风貌为原则,重点修缮三落厝、仰止楼、秀才楼等历史建筑,深入挖掘街区蕴藏的状元文化、士大夫文化、忠义文化等,以实物实景留存展现历史文化风貌,致力打造一条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游玩推荐街区内流传着文武、忠义、宗族、宗教等四大文化,巷街间镶嵌古民宅、世科里、观音亭、仰止楼、一善堂、新安井等人文景点。

闽清

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2月1日,闽清县启动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迎新春活动。

街区地处闽清县中心城区,多年来始终为闽清县城的核心地带。坚持规划引领、专家指导、居民参与的模式,引进多个台湾文创团队共同打造,同步开展保护修缮、文化挖掘、运营管理,将闽清当地文化民俗和老字号引入街区,激发街区时尚活力。同时,通过挖掘和传承闽清礼乐文化、状元文化、南洋文化等展示千年梅邑魅力,为闽清百姓留住了城市及建筑发展变迁的印记、姓氏家族发展变迁的印记和多元文化融合的印记。

游玩推荐闽清的陶艺、脱胎漆器、油纸伞等是鼎鼎有名的!茶口粉干等特产也来人垂涎欲滴。

连江

温麻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1月29日,连江县温麻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迎新春活动启幕!温麻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包括魁龙坊、天王前街、上林街、王步街,又称“三街一坊”。(图为修缮后的陈家大厝)

温麻街区位于连江老城区,老城区传承传统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天人合一”的城市选址,保持“三街一坊”玉带环绕的丁字型传统街区空间布局。通过对古建筑、传统街区的保护和旧城改造民生工程,保留地方特色,延续城市文脉,街区将被打造成为设施齐全、文脉清晰的连江文教名宦文化集中地、明清古厝“博物馆”、连江“城市心客厅”。

游玩推荐连江温麻街区“三街一坊”中的魁龙坊,历史上可追溯到宋代,这里是连江古代文脉的起源之地。陈家大厝是这里的21座古建筑之一,也是魁龙坊第一批7座修缮古建筑中最先完工并开放的,值得一去。

未来

还有这些街区值得期待

罗源

罗源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后张片区

昨日,罗源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后张片区展露新颜。

罗源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县城西北部,介于凤山公园和梅岭之间,隐于闹市之中,外接繁华,内承幽静,人文历史丰富,闽都风情浓郁,由北门巷、后张巷、李园坂、孝巷四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9.85公顷。后张片区是罗源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与凤山公园相邻,上梅岭通罗宁古道。后张巷是罗源现存面积最大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建成年间早,名人辈出,古建筑风貌完好。街区内保留原住民不搬迁,由政府牵头,向街区内历史建筑所有权人租赁房屋使用权,植入特色业态,将街区打造成为展示罗源地域特色的窗口。

长乐

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和平街街区位于吴航老城区长乐区政府、胜利路、郑和东路一线东侧,由明代延续至今,是旧时长乐东部地区往福州城区的唯一通道,沿线保留了大量、连片、规模较大、布局完整的明、清、民国大厝。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特色空间的营造、创意文化的植入,引入长乐古城历史、海丝文化、商贸文化、名人文化,这里将被塑造为多种功能并存且满足市民文化、休闲、度假、生活等多种功能需求,具有浓厚长乐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力街区。

马尾

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船政街区是中国船政文化城的组成部分,西连马尾造船厂,背倚马限山,面临马江,串联船政格致园与福建船政建筑群,是船政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医院门诊楼、马限山景区、马江海战纪念馆、船政文化博物馆等文物建筑与博物馆,将打造成为文化特色突出、亲水特点凸显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福清

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利桥街区位于福清老城南门南侧,踞龙江北岸,背靠玉屏山、炖尾山、龙山,与玉融山相对。街区将打造形成“一街五片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在保护老建筑、老肌理基础上进行适当更新,并引入社区营造理念,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社区资本的作用,将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重塑成片完整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闽侯

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昙石山街区位于甘蔗街道昙石山历史文化遗址周边区域,为老县城所在地,亦为闽侯县城的核心区。街区内有闽都民俗园、昙石山、蝙蝠山、洽浦河、安平浦、昙石山博物馆、县博物馆等,具有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通过保护整治,突显闽侯甘蔗地区独有的建筑特色与街区传统肌理,并引导街区打造具有闽侯当地特色的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展示体验业态,使街区成为文化传承地,同时融合时尚业态,营造活力点,将街区塑造成为八闽首邑之城市客厅,成为传统文化与时尚生活交相辉映之地。

高新区

水西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水西林位于南屿镇镇区核心区内,西侧为旗山,南侧为大樟溪,东侧为乌龙江,街区东枕太平山,锦溪自北而南环绕其东侧,保留大量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以及牌坊、码头等历史环境要素。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规划设计,修缮古建筑群,对周边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使街区显山露水,再现宝地福运,葺屋造园,再现古街底蕴。

台江

南公园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南公园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台江河口地区,是贡赐贸易的重要代表地。区内包含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万寿桥、路通桥等)、40余处历史建筑及古树名木,区内还保留了多条传统街巷及古桥、古码头遗址。未来,南公园将以河坊、街区为载体,以朝贡文化、内河文化、市井文化为主题,打造具有外贸特色、民俗特色、人文底蕴浓厚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仓山

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梁厝街区位于福州三江口核心地区,紧邻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区内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龙瑞寺大殿和永盛梁氏宗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梁甘甘墓),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处,历史建筑6处,还有众多的历史环境要素,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规划以保护燕山及打造浅山聚落为主体,以“福州艺术门户”、“都市最美村落”为定位,将建设成为文化与艺术共同引领、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艺术核心区。

在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过程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会同福州市名城委、福州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开展了选点确定、方案审查、工程现场指导、进度督察等三轮共计50多次的工作指导。

为打造好这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福州市不仅重视文物和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还注重挖掘历史人文内涵,传承与发展活态的历史文化精髓。

通过挖掘和恢复各项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为体验民俗文化,展示历史记忆等提供优良的环境与载体,让街区“活”起来。

希望通过持续的打造,这些特色街区在未来能建成有规模、有品位、能够留得住乡愁、引发福州人思乡怀古之情的“名片”,成为广大市民引以自豪、乐于流连休闲、带外地朋友参观体验的好去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3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