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闽清县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工作部署,在防灾减灾职能在去年转隶到位的基础上,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职能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能分别于1月1日和4月23日转隶到位。转隶完成后,该局持续探索,不断推进“大应急”融合,围绕“构建新机制、建强新队伍、探索新模式”,提升应急管理各项工作。
一、构建上下联动新机制
职能转隶之初,闽清县开展多次调研,深入了解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职能县乡衔接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薄弱点,厘清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行政职能和事业职能,精准发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机制。加强对上对下的沟通协调,学习吸收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先进经验,在省市率先实现防汛抗旱职能独立办公,成功应对“7.25”短时强降雨,并在省市视频会上作经验交流。切实加强全县个自然灾害避灾点的管理指导,提升了10个A级避灾点,创建了1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摸底更新,形成覆盖全县个村居共计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的业务培训。按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急用先行”要求,先行建设防汛指挥平台,打通应急和防汛视频会商指挥通路。
二、建强专常兼备新队伍
构建由民兵应急连、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蓝豹突击队)、县级专业扑火队、水口专职应急消防队等队伍组成的救援力量。将蓝天救灾队伍调整为由应急部门主管。在原有4支县级专业扑火队的基础上,结合森林防灭火工作实际,考核选拔,再组建3支县级专业扑火队,并安排黄楮林管委会和雄江镇共建1支较高水平的半专业扑火队伍,投入75万余元用于森林防灭火物资保障、人员培训以及县级专业队伍补助;调整充实县乡村三级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共支人,投入近万元用于充实县乡村三级防汛物资储备保障和购置4艘橡皮艇冲锋舟,为消防救援大队和蓝天救援队、蓝豹突击队定向配发防汛抢险装备,提高队伍在水域和山地抢险救援能力。计划向蓝天救灾队、蓝豹突击队、电力应急救护队、矿山与地质灾害联合救护队、民兵应急连等五支应急队伍授旗授牌。强化应急演练,邀请社会救援力量专业通讯保障单位共同参与,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按计划开展年度森林防灭火、防汛防涝、防汛通讯应急保障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人员转移等多科目演练,努力实现应急抢险、森林防灭火等队伍专常兼备、反应灵敏、运行高效。
三、探索创新融合新模式
加快全县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化建设,推动城乡安全风险评估,结合行业风险分布,乡镇风险分布,风险点地址、风险等级、基本情况、自然灾害点、避灾点和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设备等信息,绘制闽清县应急管理“电子一张图”,提升应急管理综合效率。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